学生内部网
教师内部网
会议室预订(内网)
'.亚洲小说图片视频在线观看,亚洲自国产拍视频在线观看.'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组织架构
教工之家
职能部门
历史沿革
师资队伍
在职教师
按职称
按拼音
人才计划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973 首席科学家(青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上海市领军人才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
上海市曙光计划
上海市晨光计划
上海市启明星计划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上海市扬帆计划
兼职客座
退休教师
B
C
D
F
G
H
J
K
L
M
N
P
Q
S
T
W
X
Y
Z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学
教学动态
专业介绍
培养方案
常用文档
研究生教学
教学动态
招生信息
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
学位申请
非全专硕
教学成果
精品课程
一流课程
教学成果奖
课程思政
工作动态
建设成果
机构设置
相关文档
科学研究
科研快讯
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平台
校级科研平台
重点建设学科方向
科研成果
国家级奖项
省部级奖项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通知公告
党建思政
理论学习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经典文献
政策法规
党建动态
工青妇建
工会活动
青年联谊
妇女风采
退休园地
退休动态
退休党建
退休风采
对外交流
交流动态
海外交流
合作高校
学生交流
教师交流
校友中心
院友会
活动纪实
院友风采
理事会
章程
发展基金
新闻动态
基金项目
捐赠指南
捐赠鸣谢
'.亚洲小说图片视频在线观看,亚洲自国产拍视频在线观看.'
前瞻卫星通信和隐私数据安全研究动态,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国内外知名学者学术报告论坛圆满成功
2022-03-31
3月24日下午,由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方向承办的第二期“国内外知名学者学术报告”(FudanCSF3-GLS)——“通信与数据安全前沿”学术报告如期举行。为了遵守上海市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本次报告以腾讯会议的方式线上举行。此次报告活动包含两场报告。第一场是由沈玉龙教授为我们带来的“卫星互联网安全——物理层视角”主题报告。卫星互联网提供全球无死角的网络覆盖,是国家重要的网络基础设施,也是目前世界各国网络竞争的焦点。沈教授从卫星互联网安全体系入手介绍了卫星互联网的研究现状及其面临的安全挑战,并围绕跨层认证、跨层保密、隐蔽通信、安全路由和任务协同等关键技术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第二场报告是由李晖教授为我们带来的“隐私计算与数据安全”主题报告。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隐私计算与数据安全也成为当下的技术热点。李教授从数据与隐私的定义入手,为我们分析了隐私计算、数据安全等易于混淆的概念与技术的联系与区别,并对隐私计算框架以及安全多方计算、密文计算、机密计算等数据安全技术的核心挑战和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对隐私计
全文》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国内外知名学者学术报告会圆满举行
2022-03-31
2022年03月31日下午,由计算机学院智能网络与系统学科方向承办的第一期“国内外知名学者学术报告”活动在线上成功召开。本次活动以“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为主题,邀请了两位国内知名学者围绕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开展学术交流。复旦大学高跃教授做“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现状和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主题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贾敏教授做“面向万物互联的立体网络高能效资源管理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发展趋势”主题报告。活动由智能网络与系统学科方向负责人吴俊教授主持,吸引了超过200名师生积极参与。高跃教授介绍了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现状和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包括卫星网络、星链(StarLink)、5GNR3GPPNTN卫星发展趋势,以及卫星组网所面临的挑战。并进一步探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的波束学习和预测、信道跟踪理论、宽带信号压缩采样等关键技术。贾敏教授介绍了天地一体互联网络在服务质量的多样化以及系统灵活扩展等方面的需求,分析了空间信息网络在频谱、轨道、功率、存储空间、处理能力等方面面临的资源管理挑战,进一步以天地一体网络日益紧缺的频谱资源需求为出发点,对天地一体互联网络的立体共享网络高效能资源
全文》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孙未未老师、郑骁庆老师入选2021年度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
2022-03-31
“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是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指导下,由图灵奖获得者、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Hopcroft)教授与中国计算机学会原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教授共同发起,由部分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共同向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捐赠设立,旨在加强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要求,促进高校更加重视本科课堂教学,推动中国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经高校推荐、听课评审、会议评审、公示等程序,确定了2021年度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获奖人选名单,学院孙未未老师、郑骁庆老师成功入选。孙未未老师负责讲授本科荣誉课程、上海市本科重点课程《数据结构》。课程内容坚持高标准,教学过程严格要求,同时学生有学习困难能及时得到帮助和解决。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普遍感受实际动手能力显著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和兴趣有所增强。孙老师参与编写的《数据结构教程》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精品教材。郑骁庆老师负责讲授上海市本科重点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研讨型方式,在实验环节中采用综合性项目,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缩小了与世界
全文》
感谢这个特殊春天里的暖阳
2022-03-31
目前,复旦大学正处于准封闭管理期间。疫情的严峻形势牵动所有师生的心。在准封闭管理期间,师生克服各种困难,坚持投入科研和学习。在校师生的生活,牵动校友的心。计算机科学系78级校友史一兵知悉情况后,主动联系森耀炘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为在校师生捐赠物资。经过总务处多方协调和采购消杀,今天1400份水果和酸奶配送至复旦大学各校区,通过党员志愿服务队的接力传递,送到不同气泡内的老师和同学手中,送去来自校友和企业的温暖关切。江湾校区邯郸校区南区在此向关心学院的校友和企业表示感谢向帮助采购和消杀的学校总务处表示感谢向一直以来给予配合的师生们表示感谢我们相信春天花会开未来可期待
全文》
把握学科前沿,“图像与视频智能分析”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会圆满举行
2022-03-31
3月22日下午,由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承办的以“图像与视频智能分析”为主题的第三场“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活动如期举行。为了遵守上海市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本次报告以腾讯会议的方式线上举行。活动邀请了AI方向的三位最近新引进人才进行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分享。陈静静老师结合自己近期的研究成果,向大家介绍视频模型对抗样本攻击与防御相较于图像模型所特有的挑战,同时分享了近期视频模型对抗攻击相关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包括基于启发式搜索的黑盒场景攻击算法,基于时序平移的视频迁移对抗攻击方法以及面向视频识别模型的弹幕攻击等。戈维峰老师通过介绍近期在物体检测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利用图像本征结构驱动图神经网络的过程,引出了面向图像语义理解,发展拥有动态结构的深度神经网络这一新的研究问题。谭伟敏老师以“跨模态与运动流估计”为主题,分享了在视频插帧、视频超分辨率、跨模态对齐等任务中光流估计的研究工作,总结了相关技术和未来有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本次活动是线上举办的,但丝毫没有影响到老师和同学参与的热情。三位老师精彩纷呈的报告吸引了参会同学的认真倾听以及与讲者的交流互动,腾讯会议最高同时在线人数高达400余
全文》
把握网络空间安全研究前沿,复旦计算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会圆满举行
2022-03-31
“隔离”阻挡不了CS科研人的热情,3月21日下午,由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方向承办“复旦计算机未来前沿系列学术报告”活动(FudanCSFutureFrontierLectureSeries,FudanCSF3系列报告)之二“网络空间安全前沿”的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FudanCSF3-DII)如期举行。因为疫情防控要求,会议仍然采用腾讯会议线上形式。此次报告会共有2场报告。第一场是由徐扬教授为我们带来的“可编程网络芯片及调度器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网络芯片在过去20年在性能、功能和可编程性等方面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徐教授从网络芯片架构、数据平面编程模型、编程语言等方面入手介绍可编程网络芯片的发展历程,并对网络芯片中可编程调度器这一重要模块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演进进行了总结和讨论。第二场报告是由李元青年副研究员为我们带来的“纠错码编码的电路复杂性”。理解纠错码编码的计算复杂性是理论计算机中的重要问题。本报告不仅介绍了纠错码编码的电路复杂性相关结果,而且还介绍了针对在固定电路的深度,纠错码编码电路的最少需要多少条边;在电路大小最优(为线性)的情况下,编码电路的最小深度是多少等问题的研究
全文》
准封闭管理第一周,计算机人怎么过?
2022-03-31
在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面前,学院党委第一时间部署落实,落实落细学校各项防控要求,让党旗飘扬在一线。接到学校准封闭管理通知后,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第一时间开展人员排摸工作,准确建立留校师生台账,关心关爱有困难的师生。张人禾副校长到学院指导相关工作,关心师生情况。学院的专职辅导员和人才工程队员第一时间调配力量,克服校区多、人员少的困难,进驻邯郸、南区、江湾各管理空间,做到有学生居住的地方,就有学生工作队伍。学生工作队伍多次走访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在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在了解到学生在公共空间和运动场馆等方面的需求后,积极和学校反馈情况,做好沟通桥梁。学院还策划了线上达人秀、自律达人打卡等生动多样的线上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留校学生党员积极行动,建立江湾、北区、南区三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江湾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在江湾园区开展电脑维修服务,为守护校园、服务师生贡献力量。邯郸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参加核酸检测志愿者维护秩序、饭盒的搬运下发、园区公共空间的使用维护等相关工作。北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为留校学生发放“明信片漂流瓶”,每张明信片上都有鼓励的话语,将温暖传递下去。为了不间断推动学
全文》
把握AI研究前沿,“多模态智能计算与应用”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会圆满举行
2022-03-31
为了持续深入推动学科前沿学术研究,促进各学科方向间交流与融合创新,帮助同学们了解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趋势,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启动了精心策划的“复旦计算机未来前沿系列学术报告”活动,围绕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智能网络、数据科学、智能软件和智能交互等领域方向,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开展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沿学术报告、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以及研究生顶会论文预宣讲报告等多种类型学术报告活动。3月18日下午,由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承办的以“多模态智能计算与应用”为主题的第一场“学科方向前沿创新学术报告”(总第一期)活动如期举行。为了遵守上海市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本次报告以腾讯会议的方式线上举行。活动邀请了AI方向的三位最近新引进的国家级人才进行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分享。吴祖煊老师结合自己以往的科研成果,向大家梳理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效视频识别的发展历程,分享的内容涵盖了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和最新比较流行的视觉Transformer模型。叶广楠老师介绍了AI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一些应用,包括了以深度学习技术支持构建金融风险检测服务系统、贸易与金融反洗钱系统等。马兴军老师以“不可学样本:让AI无
全文》
校友企业爱回收向母校捐赠可循环使用环保饭盒
2022-03-31
“这个饭盒真是雪中送炭”“太暖心了”“一次性饭盒挺浪费的,对环境不好,现在又省钱又环保”“有自己的饭盒更放心了”“替我表达对校友的感谢之情”3月18日,一个透明的饭盒在复旦师生的朋友圈里刷屏。时光倒流至前一天(3月17日)。深夜10点,一个名为“饭盒群”的微信群里,群聊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复旦大学各个部门的同事们协同合作,在准封闭管理的特殊时刻,将8000个饭盒顺利运进了复旦大学邯郸校区。这批“爱心饭盒”由2003级计算机学院硕士校友、爱回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雪峰率先捐赠,在上海复旦大学发展教育基金会和社会爱心人士毛凌云先生的配捐支持下购买,它们将陆续运抵复旦大学各校区,经严格的消杀程序后,由学生志愿者们发放到同学手中。准封闭管理期间,复旦大学提倡在校学生以这23800个可循环使用的饭盒在食堂打包餐食,实现绿色环保用餐。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半天接力筹集23800个可循环使用饭盒3月18日中午约11点50分,2021级法学院本科生柏瑞彪来到“旦苑”食堂川菜窗口,“阿姨,请帮我放到这个饭盒里”。柏瑞彪手中的饭盒,便是23800个“爱心饭盒”中的一个,饭盒的背后,是一场多部门联动的爱心接力。自
全文》
助力“准封闭”,计算机学院CISL实验室危机群智互助平台CrisisIS上线
2022-03-31
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上海市多所高校从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转为准封闭管理。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面前,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协同信息与系统实验室(CISL)迅速搭建了危机群智互助平台-CrisisIS,提供疫情数据、通知汇总、互助信息、问答、情感支持等信息,并以共享文档的形式实时更新。CrisisIS实现了灾害-活动-文档三级联动,用户可在每个灾害标记下创建活动,在每个活动下可创建多个共享文档,以支持信息互通、互助救援和情感交流等。CrisisIS首页(http://101.132.68.202:3000/)呈现了灾害地图,用户可以通过该地图可视化地掌握全国灾害情况。单击灾害地图上的标记,用户可以通过弹窗看到该灾害的情况简介;双击该标记,可进入该灾害下所有的活动信息,同时用户可自主创建活动,并添加相应的共享文档。例如双击疫情标记,用户会看到活动地图上呈现的封闭活动,双击封闭活动的标记,可进一步查看活动详情,在此页面上,用户可以浏览到该活动的概况,发布公告、新建或参与共享文档。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共享文档的功能进行物资的需求供给统计,不同校区核酸检测情况的分享,互相鼓励等等。通过
全文》
校友访谈 | 陈运文:知行合一的成长与“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的创业
2022-03-31
一、陈运文与达观数据陈运文,达而观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达观数据”)创始人兼董事长。复旦大学计算机博士,国家“万人计划”专家,曾荣获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奖-科技创新特别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青年五四奖章”、“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上海市人工智能首批正高级职称专家,国际计算机学会(ACM)和电子电器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曾担任盛大文学首席数据官,腾讯文学高级总监、数据中心负责人,百度核心技术研发工程师等职务,多次摘取ACMCIKM、KDDCUP、EMIHackathon等国际计算机竞赛桂冠,申请有10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出版有《智能Web算法》、《智能RPA实战》等著作。在复旦大学读书期间,陈运文博士的毕业论文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2015年担任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校友会理事,2018年担任复旦大学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校外研究生导师。2021年,他回到母校——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捐资设立“达观数据奖学金”,表达其对教育事业和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关爱和支持,以及对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成长成才的殷切
全文》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在复旦大学2021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二届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喜获多项荣誉
2022-03-31
复旦大学2021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二届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于2021年10月启动,2022年1月结束。经过多轮评比,在复旦大学2021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学院徐辉老师的《编译原理》、张凯老师的《计算机系统基础》分别荣获工科组二等奖和三等奖。在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学院吕智慧老师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荣获正高组二等奖,赵卫东老师的《商务智能》、赵进老师的《操作系统》分别荣获副高组一等奖和三等奖。学院本科教学始终坚持“以赛促建”,并贯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推动本科课程教学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努力挖掘一批热爱教学、研究教学、具有教学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力争培育一批具备先进教学理念和一流教学质量的优质课程。
全文》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校友马坚教授入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2022-03-31
2月18日,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mericanInstituteforMedicalandBiologicalEngineering)发布了2022年会士增选名单。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校友、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University)计算机学院马坚教授名列其中。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每年经过国际同行提名、评选并投票选举产生,是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最突出的荣誉之一。马坚教授曾于1996-2000年于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就读本科,并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2006年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马坚现为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RayandStephanieLane计算生物讲席教授。他的研究专注于通过开发计算机算法来研究人类基因组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机理。他在2016年加入卡内基梅隆大学之前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ofIllinoisatUrbana-Champaign)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马坚在2011年获得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AREER奖,并在2020年获得古根海姆奖(GuggenheimFellow
全文》
校友访谈 | 谢涛:做“顶天立地”的科研
2022-03-31
谢涛,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席教授,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副主任,北京大学新工科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他于1997年在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学士学位。他曾获科学探索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其延续资助,美国NSFFacultyCAREERAward,ACMSIGSOFT杰出服务奖,IEEE计算机协会软件工程技术委员会(TCSE)杰出服务奖等。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软件工程,系统软件,软件安全,可信人工智能。2021年,谢涛教授入选了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士,不久前,他又当选了国际计算机学会(ACM)Fellow,成为第二位同时当选ACMFellow、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Fellow、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Fellow、CCF会士的学者。母校向他表示祝贺的同时,也希望谢老师能给母校的师生做些深度交流,谢老师一直对母校充满着感情,由此我们策划了本次访谈,希冀给未来的复旦学子们更多的启迪和帮助。【一复旦之行】1.您为什么选择了软件工程作为您的研究方向?谢涛:我1992年考入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当时系内共设有3个专业,我选择了其中的计算机软件
全文》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慰问寒假留校学生
2022-03-31
2022年寒假,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我院部分学生留校过年。1月27日下午,学院党委书记王新、党委副书记沈安怡、副院长吴杰、副院长彭鑫、副院长曹瑜走访部分实验室和学生住宿园区,关心慰问留校学生,为同学们送去新春的祝福。在实验室走访中,学院老师详细了解留校学生的寒假安排,对受到疫情影响无法回家的同学表达慰问,为因科研工作选择寒假留校的学生加油鼓劲。同学们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寒假计划,并对老师们的关心表示感谢。随后,学院在邯郸南区宿舍园区举行了留校学生座谈会,学院老师与留校学生亲切座谈。会上,每位留校学生介绍了自己的留校安排,并就学习、科研、就业等各方面情况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各位老师询问留校学生受疫情影响情况和留校学习生活情况,回答同学们提出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各类问题,介绍了学校寒假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学院为寒假留校学生提供的支持和保障,同时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寒假时间,做好合理规划,安排好自身学习、科研、休闲、锻炼时间,提高疫情防控意识,做好自我防护,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当天,学院给留校学生发放了“新春礼包”,预祝各位同学新春愉快。
全文》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肖仰华老师、陈阳老师分别获美团2020-2021年度科研合作创新奖、科研合作探索奖
2022-03-31
2022年03月31日,2022年美团科研合作年会在线上举行。会上进行了2020-2021年度美团优秀科研课题颁奖仪式,共有来自全球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1个课题获奖。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肖仰华老师获得“科研合作创新奖”,陈阳老师获得“科研合作探索奖”。“科研合作创新奖”以表彰肖仰华老师团队在“构建生活服务领域中的常识型知识图谱”项目中的所做出的贡献。在这一研发项目中,肖仰华老师团队针对美团场景中常识型知识匮乏的问题,帮助美团项目团队建立了同义词、隶属、功能、因果、以及元知识获取等技术能力。截止目前,上述能力已转化为四项专利(申请中)与多篇高水平会议/期刊论文。此外,上述成果均在美团生活服务的众多应用场景中得到了检验,在搜索意图理解以及商户标签化等应用中均取得显著落地效果。此次获奖是肖仰华老师团队长期坚持问题导向,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主赛道的成果延续,近几年该团队先后获得阿里巴巴优秀学术合作伙伴奖、华为优秀学术合作伙伴奖等多个企业奖项。“科研合作探索奖”以表彰陈阳老师团队在“O2O平台金融业务恶意账户检测研究”项目中的所做出的贡献。陈阳老师长期从事在线社交网络恶意账户检测的研究工作。他带
全文》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党委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2022-03-31
5月13日,计算机学院学生党总支在江湾校区交叉二号楼A1010会议室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两大议题进行交流。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王新、学生党总支委员、学生党支部书记以及各班级辅导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伊始,全体师生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的新闻报道,学院党委副书记沈安怡老师就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的讲话精神以及对青年提出的要求等内容进行了领读学习。随后,本科生一二年级党支部书记、20级软件工程班辅导员杨范,20级软件科硕党支部书记杨延军,18级计算机博士生党支部书记高巾捷,学生党总支委员、20级计算机专硕二班辅导员林青等四位同志,分别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自身经历,从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生辅导员、开展科学研究的在校学生等角度与在座师生交流了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学院上下火热开展。学院学生党总支副书记付雁老师将学院学生党总支和学生党支部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推进开展的各项活动情况进行了梳理和通报。随后,19级计算机硕士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汪励颢,20级计算机专硕第二党支部书记
全文》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党委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2022-03-31
5 月 13 日,计算机学院学生党总支在江湾校区交叉二号楼 A1010 会议室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围绕
全文》
每页
18
记录
总共
59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33
跳转到
重要通知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22年度本科优秀毕业生名单(公示)
03-22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本科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方案
03-22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名单
03-22
更多
学生活动
计算机学院召开学生发展对象座谈会
11-22
师说心语|彭鑫老师专访
07-30
心栖梦归处,再见仍少年|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2020届、2021届春季毕业生返校活动暨毕业典礼圆满举行
07-15
更多
讲座信息
01.05 | 【学院讲座】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Metaverse (元宇宙生存手冊)
12-22
12.20 | 【学院讲座】On the AC0 Complexity of Subgraph Isomorphism-子图同构问题的AC0电路复杂性
12-17
12.21 | 【学院讲座·学生交流】Query Processing Over Incomplete Data Streams
12-17
更多